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正进入中度、深度叠加阶段(根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2024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2%;相关研究表明,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30%),银行对养老金融的部署,也向中深度叠加阶段挺近。
银行均将养老金融的战略重要性,置于空前高度。观察目前银行业对养老金融的做法,一些共性的方法论已经可以被总结出来:
一是在资产端,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及医疗、安全设施等细分领域优质项目,保障信贷供给;
二是在产品和服务端,针对客户不同的生命周期,包括未老、备老和养老阶段,优化产品及服务供给;
三是在硬软件基础设施端,线下加大网点适老化改造(比如配置无障碍坡道、振动叫号器、老花镜、老年扶手、老年人专用座椅等设施),线上持续推进手机银行APP适老化建设;
四是文化意识层面,以开展定期主题活动、公益活动的方式,引导老年群体提升金融权益乃至风险防范、健康养老意识。
而现在,在上述共性的、成体系的打法之外,有银行开始用更令人意想不到的、去金融烙印的方式,推动对银发生活的保障。券商中国记者近期对深圳首家公办市属护理型养老院深圳市养老护理院进行了实地调研探访,发现该院所有的护工都用上了由广发银行独家开发的数字康养平台。
争抢养老金融主账户的银行,正在动用新的方式支持养老产业。
2025最新价格表领取
养老金多位院长在线